国家AI治理试点扩围:高风险流程设复核闸口,生成内容需可追溯标识

  总理与内阁部牵头的AI风险框架进入新阶段,多部门联合宣布扩围试点:涉及医疗诊断、教育评估、金融信贷与公共安全等高风险流程,必须配置“人类在环”复核闸口,并建立模型版本台账与数据来源登记,强化问责链条;生成式内容将逐步采用可追溯的标识与水印,便于平台与公众识别与反馈。

  政府表示,此举并非一刀切限制,而是促进“可信创新”,鼓励企业在沙盒环境内做小规模上线,积累真实使用数据后再扩展范围。监管部门将发布参考清单,明确“高风险场景”的通用判定标准,并给出最小合规包,降低中小企业上手成本。

  教育、医疗与政府信息发布会优先试点溯源标识,媒体与社交平台将获技术接口以验证来源。业内认为,清晰的“人-机分工”与可审计链路可减少误用与偏见,避免个人信息与签证材料等敏感内容被滥用。
  (新闻来源:www.pmc.gov.au)
**背景与评述**
  对留学生与新移民,常见场景是学校作业、求职简历与签证材料。使用AI生成文本须遵守院校学术诚信与雇主披露要求;涉及身份与财务信息应避免上传至不明平台。建议关注学校与内政部的最新指引,保存提交记录以便核验。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